回到目录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今年的两会,新医改始终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置身其中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在纷繁复杂的医药产业变化格局中把握新医改的机会,在这个强政策导向的行业中觅得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润药人保持敏锐的触角,破除表象,厘清脉络,及时应变。

首先说说医药行业。

医药行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行业,除了因为它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外,更因为它受益于科技创新,受益于老龄化社会,受益于经济增长带动的消费升级。

从2008年到2011年,中国医疗市场以30%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成长,规模达到4000亿美元,预计2015年就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市场。借鉴历史经验,中国医疗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5%,距离发达国家平均10%和美国18%的水平尚有巨大差距,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从产业逻辑出发,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增长带动的健康消费升级是根本动力。预计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4亿,是2012年的4倍,占总人口比重达到33%;慢性病患病率持续提升,健康消费成为热点;这些大势背后蕴藏着无限商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医药市场被普遍看好。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认识到产业发展速度正在放缓。借鉴历史经验,医疗支出的增速约是GDP的2倍,以此推断的增长率在15%左右,井喷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以支付方式为切入点,新农合、城镇居民保险和城镇职工保险覆盖率已超过99%,未来医保筹资端的增长只能依赖于人均缴费水平的提升和政府补助力度加大,而这两项预计增长缓慢,医保结余率的可调整空间有限,因此医保支出端的增长亦将随之放缓,带动药品消费增长放缓。

再来谈谈医药改革。

总体来说,新医改的重点是在供给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目前来看改革的思路是自下而上,先易后难,自药向医,归根结底是要破除以药养医,建立多层次的医疗卫生健康体系。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医改有一段论述,我们可以分解成需求和供给两个维度来解读。

在供给端,报告指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1000个县,覆盖农村5亿人口。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破除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我们可以自下而上,围绕破除以药养医的核心思想去解读。首先是基层医疗和基药制度,这是新医改的基石。基药未来覆盖全部基层医疗市场,空间巨大,采用零差率销售,可以在基层医疗市场破除以药养医。伴随着基药市场的成长和完备,未来可能对2级3级医院也提出基药销售占比要求,进一步降低大型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在实现基层医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切断以药养医链条,为公立医院改制提供实践和动力,同时也为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提供基础。

在需求端,报告指出“巩固全民基本医保,通过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政府、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20元。在全国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短期来看提高财政补助有助于刺激市场,但是边际效用递减,作用有限,“合理分担”的筹资机制可能意味着财政补助的增长和农民工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长期来看整合医疗保险制度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整合意味着三保合一,则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了基础。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医保控费方式将由目前的总额预付转变为统一支付价格,即针对同一病种药品,医保统一支付价格,超过部分由患者自付。以此推断,高价药市场将受到冲击,医保话语权大幅提升,国内药企受益,省级医保招标必要性缺失,招标主体有望回归医院,医院面对医保控费压力,将寻求降价途径。依据台湾经验,医院二次议价能力亦将产生,药品价格水平将切实下降,行业增长趋缓,新药的引进与研发将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最后说说华润医药。

医药行业的发展潜力是我们华润医药所拥有的天生好“水土”,虽然新医改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我们看到更多地是在挑战中的时代机遇。华润医药一直在通过深化组织变革,建立市场为导向的理念,实现经营理念上的转变;在业务和管理方面不断寻求模式创新,改善增长质量,改进增长结构性问题,实现集约式增长、股东利益最大化和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下一页

大变局下的新医改良机     李国辉[华润医药集团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